【引入海外醫生】政府指本港醫生持續嚴重短缺 海外醫生經特別註冊須符合4大條件

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5/18 14:47

最後更新: 2021/05/18 16:21

分享:

分享: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表示,將於今個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修訂條例方案,引入海外醫生以增加本地醫生人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8日)聯同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和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衞生)關如璧交代修訂條例方案。

陳肇始指,在2月至4月期間會見不少團體,包括香港醫務委員會、香港醫學專科學院、2間本地醫學院學生、前線醫生組織、病人組織、教育界及家長組織介紹立法構思,特首與行政會議已同意將法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她指,本港醫生人手多年以來一直嚴重短缺,目前每1,000名人口有約2名醫生,遠低於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澳洲及瑞典。根據醫療人力推算報告,醫生人手到2030及2040年分別會短缺1,610名和1,949名醫生。

她又指,醫生短缺是導致醫管局和衞生署專科服務輪候時間長的主要原因。雖然醫管局的緊急和半緊急類別個案輪候時間,分別維持在2個星期和8個星期的服務承諾之內,但例行類別個案的輪候時間相當長,整體專科輪候時間介乎31至133星期。

為增加本地醫生數目,陳肇始表示,政府建議在《醫生註冊條例》(第 161 章) 下加入一條新路徑,讓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可以來港在公營醫療系統內執業,以擴大本港醫生庫。這批非本地培訓醫生只要符合特定條件,便無須通過執業資格試,亦能夠在香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但仍需受醫委會紀律監管。陳肇始強調,新路徑不會取代舊有資格試。

她指,方案有三點建議,包括:

1. 引入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

2. 引入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須在認可的非本地醫學院畢業, 並已在當地獲取醫生註冊資格或專科醫生資格。

3. 所有獲批申請人均要先獲公營醫療機構,包括醫管局、衞生署 、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錄取,並在取得專科醫生資格後於有關公營醫療機構工作一段較長時間。方案建議為期5年,並在建議年期後方可取得正式註冊。

4. 獲僱用機構獲確認醫生服務稱職

就專科醫生方面,陳肇始指海外醫生如有專科資歷,回港後須註冊為專科醫生的話,須獲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承認資歷;另須加最少5年公營機構工作。

另外,政府建議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成員包括衞生署署長、醫管局行政總裁、香港醫務委員會主席、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主席、本地兩間醫學院的院長和政府委任的其他成員。另外,委員會有不多於4名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她強調,委員會會以客觀、獨立及高透明度製定醫學院的名單,並根據醫學課程的教學語言、醫學課程的課程內容、醫學院的國際排名及其他合適因素作為考慮,名單會直接交予醫生註冊主任,並以法律公告形式刊憲公布,名單將會三年檢討一次。

被問到委員會會否受到政治壓力,陳肇始指委員會有不同代表,包括僱主及專業範疇人士,委員會的工作主要是制定機制名單,而非處理申請,處理申請的是僱主,強調當中沒有政治考量。她續指,名單上的醫學院水平須與本地兩間醫學院的專業水平相若。她亦提到,現時未有就名單限制或指明加入地區或國家,強調委員會按上述因素作考量。

被問到與醫委會會面的情況,陳肇始指出是次作出修訂是要解決醫生短缺的問題,明白各自有其意見及考量,形容會面有建設性及平和,並感謝多個團隊給予建設性意見。

被問到當局屆時如何挽留專科醫生在公營機構工作,她指公營機構需多加努力,認為若回港的醫生在工作得到滿足感,或會留在香港服務。她亦指,公營機構有其挽留人才的方法,包括晉升機會、改善工作環境等,相信僱主會留意。

對於政府如何作出推廣,陳肇始表示數年前曾到英國、澳洲等地就有限度註冊進行推廣,了解到海外醫生及醫學生均有意回港工作,故認為他們歡迎是次修例做法。她亦指,現時在海外行醫及海外醫科生數以千計,但目前政府難以估計擬回港從醫的數目,強調政府會盡力進行推廣。

已打2劑疫苗滿14天可縮短檢疫期 一文看清不同地區返港人士安排:https://bit.ly/3nXRuSY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https://bit.ly/2JdOaiS

記者:曾卓鋒、陳子謙